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发端于福建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经验、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通过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
20年来,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深化落实“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工作思路,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构建了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全省共派出科技特派员16348人次,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9万项次等。二是壮大了地方经济和特色产业。省级科特派已实现全省916个乡镇全覆盖,由省级科特派领办创办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达5298家。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倡导支持培育的水产、林竹等产业,年产值现均超千亿元。三是助力了精准扶贫及农民增收致富。全省科特派以创业式的扶贫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累计服务农户和企业39188个,建立示范基地846个。四是激发了农村创新创业热情。全省已建成78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16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106个省级以上科特派创业示范基地等。
在不久前闭幕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福建苏海兰、黄瑞宝等4名科特派及三明市农科院、南平市科技局等2个科特派组织实施单位,获科技部通报表扬。会后,福建召开全省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工作视频会议,省委书记于伟国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唐登杰主持会议,对做好新时代的科特派工作再动员再部署。
作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首创地,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进一步擦亮新时代福建科特派制度的“金字招牌”。
一、拓宽选认渠道,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加大选认力度,根据双向选择、按需选认、精准对接的要求,每年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2000名;扩大选认范围,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等束缚,每年选认一批省外、境外科技特派员,推动创业和技术服务领域覆盖一二三产业。同时,举办新时代坚持和深化科特派制度培训班,改革优化选认方式,支持开展团队服务,鼓励法人科特派牵头组建多学科融合的技术团队。
二、创新供需对接机制,促进精准合作精准帮扶。以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加强供需对接为着力点,强化高校与科研院所服务功能,创新“订单式”需求对接模式和“菜单式”服务供给模式,形成“基层提出需求、院校发布信息、市县主动认领、省里统筹安排”的“订单式”需求对接机制,为广大农民和经济实体提供“菜单式”服务。
三、做实产业帮扶,把创新的动能延伸到田间地头。大力支持科特派按市场化运作方式,以技术和成果与农民、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建设一批“星创天地”,支持科特派创业和技术服务,向研发、生产、加工、检测等全产业链条延伸覆盖,构建科特派全产业链服务新格局。
四、提高服务定位,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来谋划推进,每年在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精准选认省级科特派360名以上;支持科特派积极参与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千万行动”,打造一批成效显著的科特派创业和技术服务示范基地,总结提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经验,引领乡村振兴。
五、完善体制机制,为做好新时代科特派工作提供坚实保障。研究出台《福建省关于新时代坚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从2020年起,设立1亿元的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统筹用于科技特派员工作、项目和星创天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让科技特派员“名利双收”,让科技特派员制度迸发出新的活力。(l来源:科技日报,作者陈秋立,系福建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