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风借力促发展 产业扶贫竞扬帆——东平县科技特派员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9-16 14:55

近年来,东平县按照“1234”工作思路,探索创新“科技+扶贫”服务模式,发挥科技特派员优势特长,服务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1”是打造一支精准对接脱贫产业的科技特派员队伍,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一是坚持借势发展。借助东平被确定为全省“科技扶贫重点县”的机遇,积极启动科技特派员工程。二是坚持借智发展。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成立了9支科技扶贫服务队,辐射带动14个乡镇(街道)脱贫致富。三是坚持借力发展。县政府聘请了5名产业顾问,专注于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招商及产业投资咨询服务。

二、“2”是实现贫困村和主导产业两个全覆盖,创新因子延展到神经末梢

一是实现贫困村全覆盖。优先征集132个扶贫工作重点村需求,引导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帮扶,开展科技服务。目前,130名科技特派员、9支科技扶贫服务队,活跃在各乡镇。二是推进主导产业全覆盖。确保我县水产养殖、林果种植、苗木花卉、畜牧、设施蔬菜和食用菌种植等主导产业,都有特派员在服务。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首席专家万鲁长教授长年为我县提供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山东农业大学王慧教授带领研发团队常年驻扎东平,潜心研究东平湖水产品种的改良;省果科所陈新博士为大羊镇核桃、梯门镇樱桃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三、“3”是推行“成果转化、技术示范、项目带动”3步走,科技兴农遍地开花

一是成果转化持续赋能农业生产。科技特派员根据地方需求,把自己的新技术、新品种带到农村,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省果科所陈新博士帮助梯门镇大侯庄村初步建成标准化软枣猕猴桃园,栽植1400株软枣猕猴桃,按照当前市场价50元/斤计算,盛果期亩效益可达10万元左右。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员依托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7家农科驿站,累计转化新品种150个、新技术64项。二是技术示范打造致富样板。科技特派员依托农科驿站,为周边群众提供技术培训、咨询和推广,培养致富带头人,实现“扶智”与“扶志”同步进行。山东农业大学王慧教授领衔的澳洲龙虾、北美对虾等8类鱼苗培育技术研究,以东平湖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为依托,实现高端鱼类的淡水化养殖,比传统鱼类收益增长300%以上。三是项目带动产业遍地开花结果。省农科院万鲁长教授指导科海菌业公司,承担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已累计开发黑木耳新品种5个,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3项,菌种选育、菌包生产质量、亩产产量和木耳口感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同步推进产业化,向周围10个贫困村供应菌包,干木耳亩产超过650公斤,户均增收2万元。

四、“4”是做好“4个保障”,让科技特派员“下得来,留得住”

一是管理体制有保障。东平县把推进特派员日常管理服务常态化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依托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建立台账,制定服务指南,定期向特派员通报我县扶贫工作进展及产业发展情况,帮助特派员增强服务工作针对性。二是生活待遇有保障。出台了《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从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医疗待遇、意外保险等方面完善了一揽子激励政策,并明确重大事项实行“一事一议”,最大程度为特派员提供工作便利。三是政治待遇有保障。提升政治待遇,增强特派员话语权,促进科技服务在面上的有效推广。万鲁长教授被特聘为县政府产业发展特邀顾问,山东农业大学王慧教授等11名特派员被特聘为乡镇或企业科技副职,享受县政府津贴,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宏观决策指导。四是项目申报优先保障。在科技精准扶贫、农业良种工程等项目申报中,优先向科技特派员领衔的项目倾斜。自2017年以来,科技特派员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5项,项目的争取为特派员开展技术研发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项目在基层的顺利实施和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农社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