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2024年全市科技工作打算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2-07 17:16

一、把准工作重点突破方向,强化科技创新力量系统布局

(一)在科技项目攻关上求突破。加强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突出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团队的协同合作,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双十工程”,以项目为牵引,围绕“441X”产业体系,集中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撬动更多资源向企业倾斜,推动重点领域领军企业在重大战略产品研发、重大成果产业化等关键环节上实现核心突破。完善市级科技项目支持体系,布局实施市级农业良种项目和科技特派员专项计划,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聚焦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部署,重点围绕全市优势产业和链主企业,遴选和储备若干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支持盘子。

(二)在科技企业培育上求突破。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加大“三高一核心”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通过项目引领和带动,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多形式举办科技惠企政策宣讲暨科技服务千企活动,坚持“免审即享”,全面落实“小升高”等惠企政策;梳理调整编制各项科技业务办事指南、优化办理流程,严格落实“一件事一次办”。继续推进规上工作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作,及时解决企业研发难题,逐步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重点培强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经营、研发投入、专利储备等指标监测,深入分析挖掘可培育成高企的潜力企业,力争“应报尽报、应升尽升”;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预审核制度,市县两级联动,深入企业一线靠上辅导服务,发展壮大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依靠新技术,实现快发展,引导培育更多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

(三)在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升级上求突破。加强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能力建设,支持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牵头承担或参与“双十”工程。严格落实市级共建科技创新平台运营管理办法,对利用国有资产资源合作共建的科技创新载体,按照市场化方向,加强业务指导,增强相关科创平台市场化运作能力。支持新泰市、肥城市创建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立足我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系统布局和稳定支持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抓住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契机,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在锂电材料、生物医药等方面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布局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和较强竞争能力的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孵化器专业化运营能力。加大科技平台绩效评价力度,将绩效评价结果与支持激励政策有效挂钩。实施国家、省、市农业科技园区跟踪管理与问效,优化园区结构布局,强化园区规范管理,提高园区运营效能。

(四)在科技合作和人才引育上求突破。放大“双百行动”品牌效应,瞄准京津冀、长三角、东三省以及西北等高校聚集度高的地区,举办院士论坛、成果发布、对接洽谈、科技专家基层行等形式多样的对接交流活动,通过 “项目带动”靶向引进高精尖缺人才,运用“以赛代评”支持科技创业人才,采取“一对一服务”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在“双百行动”的框架下,搭建更深层次、更具实效的企业与人才对接平台。开展“科技副总”选聘工作,面向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选聘符合条件的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帮助企业开展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有关工作。推动校城人才共建共用共享,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技术等优质创新要素向企业生产一线流动,实现高校优势学科与地方产业深度对接融合。

二、推进核心工作攻坚,引领和支撑现代化产业创新发展

(一)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攻坚。按照《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出台市级配套政策,创新“拨投贷担保”联动支持模式,以科技财政资金直拨引导、投资机构股权投资跟进、银行机构信贷投放支持、担保机构贷款担保、保险机构风险保障等相结合的方式,给予科技企业联动资金支持。在泰山创新谷联合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等各类资本共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技金融服务。

(二)推进泰山科技大市场建设攻坚。在“山东科技大市场”体系框架下,充分发挥泰安市技术市场协会作用,注重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两手并进,坚持开放合作、互惠共赢,建设科技要素高度集中、高度活跃、高效流通的“大超市”——泰山科技大市场。依托泰山科技大市场,深入推进科技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以产业化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新产品技术交易、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科创金融、知识产权、科技评价及概念验证等“一揽子”服务,形成网上服务与网下服务、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公益服务与市场服务结合的技术市场新格局,有效促进科技信息共享化、科技服务集成化、科技交易市场化、科技资源商品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推进科技创新联盟工作攻坚。按照“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关于充分发挥泰安市制造业科技创新联盟作用的指导意见》,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攻关、促进科研成果在我市转化。筛选一批可行性强、投资回报率高、市场前景大的技术攻关需求和一批具备一定技术领先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技术转化成果项目,积极融入“双十”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依托“百名专家泰安行 百家企业进院所”行动,定期组织相关行业专家从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市场价值等不同维度,开展专家问诊,梳理确定一批优先攻坚的产业共性技术难题和优先招引的技术人才,精准匹配国内知名高校、科研单位,提供一批解决方案。支持龙头企业探索建立“双飞地”机制,在知名高校建立研究院,在高校“揭榜挂帅”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在泰安建立产业化基地落地转化,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屏障、打通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产业化链条,形成“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局面。

三、开展亮点工作创新,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一)创新开展科技服务业工作。构建政策带动、市县联动、机构推动“三线”协同发力的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坚持技术市场“一厅一网一资金”的发展方式,发挥“企业服务专员”作用,推动我市企业同科研单位有效对接,争取更多有用、管用、好用的成果在泰安转化。发展技术交易服务队,壮大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队伍,积极争取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备案,持续推进泰安市技术交易中心建设,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点对点的技术转移转化精准服务。

(二)创新开展科技评价工作。推动以创新绩效为导向的科技项目评价机制,及时对项目进行后续支持、退出或递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科技监督与诚信体系,扩大科研自主权,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成果。推进市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工作,构建政府部门、高校院所、龙头企业、金融投资机构、评价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格局。探索设立泰安市科技成果转化奖,从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多维度设置奖励评价体系,为获奖项目和团队提供配套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持、技术转移等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创新开展泰山创新谷运营能力提升工作。推动泰山创新谷融入市委、市政府创新生态大格局,优化泰山创新谷功能布局,升级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及概念验证为主的“成果转化区”、以中小型科创企业和各类产业研究院为主的“初创区”、以中试基地为基础的中试“产业放大区”、以科技金融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主的“科技服务区”。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全面提升泰山创新谷区域性、专业化科创服务平台建设,以设备租赁、股权投资、合同科研等为试点,丰富泰山创新谷经营方式。依托泰山创新谷,升级开放式、综合性的科技查新与查重系统,开展线上科技成果评价培训工作,加快推进省智慧康养共同体项目,完善“创业—孵化—中试”生态。

(四)创新开展科技特派员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省、市、县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三级体系,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技特派员从“单兵作战、单项服务”向“集群作战、系统服务”转变。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通过绩效评价优化调整队伍结构,发挥科技特派员典型示范作用,打造过硬科技特派员队伍。组织科技专家、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实现基层需求“点单”与高校科研院所“接单”双向选择,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高群众技术水平和满意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